CUSTOMER SERVICE 客户服务
以案说险丨提升防范意识,守护消费权益 2022.09.26 1183

经济补偿是保险经济价值的最集中体现,是投保人参加保险的最终目的,投保人花少量的钱,就把风险转移出去了,解除了生活、生产等活动中的后顾之优。但是实际生活中,总有部分不法分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铤而走险,打起保险理赔款的主意。保险欺诈不仅是违法犯罪行为,更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案例简介

华农保险河北省分公司曾发现了一笔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并移送公安部门的保险欺诈案件。赵某向我公司报案称其驾驶的被保险车辆在倒车时撞到停放在停车场的宝马车,随后其向华农保险公司提出第三者责任险项下8万余元索赔;我公司在查勘现场及后续理赔审核过程中发现该案系赵某等三人合伙蓄意骗取保险理赔金的证据,成功拒赔。


二、法律法规

《刑法》第19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项、第()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三、风险提示

从直接层面来看,保险欺诈侵害了保险机构的合法权益,但从深层次影响看,保险欺诈侵害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欺诈团伙通过扩大事故车损失、小修变大修、以次充好等手段实施保险欺诈,骗取赔款,导致客户车辆多次受损、严重贬值。

其次,保险是通过对损失的数理预测,将风险从个人转移到团体,并在公平基础上由团体中的所有成员来分担少数人的损失。保险欺诈行为扩大了正常的保险赔付支出,间接推高了保险产品价格,侵害了诚实守信的消费者利益。


供稿:河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