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ER SERVICE 客户服务
以案说险 | 远离“代理退保”骗局,守护财产安全 2023.03.06 1346


一、案例简介

2022年12月,保险公司接到客户宋女士的投诉,对方以投保时不知情为由,要求退还已交保险费。在与该投诉人的沟通中,工作人员发现投诉人为外地口音,且对宋女士的信息一无所知。工作人员通过宋女士办理业务时预留的手机号联系到本人,但宋女士拒不配合,称此事已委托相关专业人员代为处理。工作人员在线对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说明“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的危害及风险,但宋女士坚决否认委托他人代理投诉。一段时间后,当宋女士去投保新产品时,却被保险公司拒保,因为其存在“恶意投诉保险公司”的行为,个人信用度严重下降。虽然保费是退回来了,但是宋女士后续再买保险就变得非常困难。

二、案例分析

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以“可代理全额退保,不成功不收费,专业维权,法务援助”为由,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并以消费者名义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甚至诱导消费者伪造证据材料,实施“代理退保”。

代理退保的表现形式有:向投保人出售“投诉技巧教程”,赚取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诱导、强迫投保人签订“代理维权服务协议”,预先收取费用或者承诺成功逃费、逃债后收取提成,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不实退保、退费、退息、免债等信息,虚假承诺、招揽投保人以获取不当利益。


三、
风险提示

1、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谨慎办理退保

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衡量是否有必要提前终止保险合同。退保以后,不仅被保险人将失去保险保障,将来若想再次投保,因年龄、健康状况等发生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等问题。

2、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保险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不要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蒙受损失。如果受到不法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华农保险山西分公司